序號 | 課題名稱 | 課題類別 | 主持人 | 參加人 | 起始、完成日期 |
1 | 信息技術環境下創建區域性教師 學習共同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|
國家社會科學基金“十一五”規劃 國家一般課題 |
張景斌 (主持人之一) |
2006.11-2009.12 | |
2 | 高中新課程的社會傳播與理解 | 教育部重大課題子課題 | 王海燕 | 2004-2009 | |
3 |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研究型培訓 模式研究 |
教育部“十五”人文社科課題 | 王海燕 | 2004-2007 | |
4 | 提升北京農村教師隊伍質量的理論 研究与實踐探索 |
北京市哲社 “十五”规划课题; 市教委重點課題 |
張景斌 | 2005.1-2007.12 | |
5 | 北京市高中新課程實施支持體系 理論與實踐研究 |
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 | 王尚志 | 2007.5-2010.12 | |
6 | 北京市高中課程改革面臨 的挑戰與對策研究 |
北京市教工委、北京市教委委托課題 | 張景斌 | 2007.4-2007.11 | |
7 | 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教師網上 研修與專業成長 |
北京市教委專項課題 | 王尚志 | 2007-2008 | |
8 | 基于農村中學課堂的課程研究 與農村教師專業發展探索 |
北京市教委專項課題 | 劉曉玫 | 2008-2009 | |
9 | 回歸生活世界的學校德育 實效性研究 |
北京市教委 | 王海燕 | 2003-2007 | |
10 | 北京市高中課改的社會傳播與理解 | 北京市教委專項課題 | 刘新成 王海燕 | 2007-2010 | |
11 | 北京農村教師教學方式與手段改革 的教師培訓研究 |
北京市教委專項課題 | 王海燕 | 2005-2008 | |
12 | 基礎教育新課程、新教材研制 開發機制與質量監控的研究與實踐 |
全國教育科學“十五”規劃重點項目 | (外單位) | 劉曉玫 | 2003-2007 |
13 | 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研究 | 國家“十一五”重點課題 | (外單位) | 楊朝晖 | 2006-2009 |
14 | 素質教育中,兒童青少年元認知 發展和作用的心理機制及促進研究 |
全國教育科學規劃科學重點項目 | (外單位) | 張曉龍 | 2005-2009 |
15 | 小學生科學探究教育中元認知 的作用及培養 |
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| (外單位) | 張曉龍 | 2006-2009 |
16 | 研究生創新能力與心理健康 的教育與研究 |
教育部研究生培養與學位司 的專項課題 |
(外單位) | 張曉龍 | 2004始 |
17 | 西部基礎教育發展研究 | 世界銀行貸款 | (外單位) | 楊朝晖 | 2005-2008 |
18 | 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現狀 調研與實施途徑研究 |
北京市教委專項 | (外單位) | 盧慕稚 | 2008.1-2008. |